或是激情四射的热舞,或是舒缓悠扬的老歌,映着五彩的玻璃窗,在烛影摇曳中推杯换盏……当你推开古色古香的木门,一束束舞台灯光射在你的脚下,谁能想到这里竟然是一个串店。
一年多来,动辄上千米、数层楼的音乐烤吧陆续在冰城涌现,已经开业的至少有四五十家,发展速度惊人。是什么促成了“大烤”的市场?又是什么吸引消费者走进“大烤”?
冰城“大烤”来袭
“撸串”是哈尔滨市民不可或缺的饮食活动,街头巷尾,犄角旮旯,烧烤店在街头随处可见。大家挤在几十米的小屋里,伴随着人声鼎沸的嘈杂声,说话交流基本靠喊。
而从一年前开始,街头的烧烤店有了蜕变,转眼间兴起的都是几层楼、有独特装修风格的音乐烤吧。这些烤吧动辄上千平米,二到三层楼,同时容纳上百人不成问题。记者多家走访了解到,这样的一家大烧烤店投资至少在200万元以上,即使如此,其发展速度仍然惊人。
开了10多年饭店的老杨,去年考察了哈尔滨烧烤店市场后,决定转型,在清滨路开了一个两层楼的音乐烤吧“吹牛啤”,每天邀请不同的演艺人员在店内驻场表演。老杨告诉记者,去年类似的音乐烤吧才有几家,今年就已经迅速发展到四五十家了。像“烤动力”、“光辉岁月”、“致青春”等一系列大型烧烤店拔地而起,“烤动力”在哈市已经开了3家门店。
是不是串重要吗?
音乐烤吧已经不仅仅是吃烤串的地方。
“在这里,每个人进店都戴上店里发的红领巾,喝酒用儿时的大搪瓷缸,特有感觉。”33岁的大宇特别中意怀旧主题的音乐烤吧,“每次在这里吃饭,听着《星星点灯》、《潇洒走一回》等小时候听的歌曲,大家都聊得特别嗨,唠唠过去,回忆上学时的糗事。”
记者在多家大烧烤店随机采访时发现,真正在乎烤串者寥寥,异口同声的都是环境、氛围。记者观察到,几乎每家大烧烤店都有自己的主题构想。在“烤动力”,店员们都烧烤自助桌戴着西部牛仔帽,穿着牛仔装,尽显西部狂野之风。菜单上你不但能够看到各种烤串,还有披萨等跟串毫不搭边的西餐。“光辉岁月”音乐烤吧主打怀旧牌,老歌和旧物件让消费者在这里找到了儿时的回忆。而“吹牛啤”则以“万国啤酒”为主题,在这里,消火锅烧烤一体桌多少钱费者几乎能喝到所有啤酒消费大国的知名啤酒品牌。老杨说,哈尔滨是个热爱啤酒小地桌烤肉的城市,所以他要把世界各韩式烤肉桌定做地的啤酒带给这里的消费者来品尝,让市民了解世界啤酒文化。
“在这里,我们吃的不是串,是氛围。”排队等位中,市民小贺告诉记者,音乐烤吧不仅仅是个烧烤店,它已经融入了酒吧模式,在这里,既可以吃好还可以玩好。
“大烤”未必都“热”
尽管“大烤”正热,却并非每家都生意好。
在业内,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这些“大烤”如此迅速扩张有点“悬”。“现在,哈尔滨类似这样的音乐烤吧约有四五十个,有三分之二盈利,剩下的三分之一有的勉强维持成本,有的则亏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少“大烤”是跟风而起,并没有用心去做店内的文化。老杨说,如果一个店没有自己的主题构想,没有吸引消费者的产品,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他认为,眼下的餐饮消费已经不止是一个吃什么的时代,人们在注重口味的同时,还十分在意吃的环境和氛围。“如此上千米的店铺,每天的成本支出就要上万元,而说句实话,各家烤串的口味相差并不多,那么卖点就要靠主题策划,靠个性化的产品。单纯靠卖串远远不够。”他说。